路由相关的概念,一文查阅。
2025-10-16 09:41:54
RAIZ
路由 (Routing) | ||
在不同路由协议之间交换路由信息的过程。 | ||
路由器通过Hello报文发现并建立邻接关系的过程。 |
核心概念深度解读
1、路由表:网络的导航地图路由表是路由器的核心决策依据。当路由器收到一个数据包时,会查看其目标IP地址,并与路由表中的条目进行匹配,从而决定该从哪个接口发送出去。表中最关键的信息通常包括目的网络地址、下一跳地址(下一个路由器的IP)和出接口。 

2、管理距离与度量值:如何选择最佳路径 路由器可能会从多种途径(如直连、静态配置、OSPF、RIP)学到通往同一目的地的路由。它如何抉择呢?这里有两个层级的标准:
3、管理距离:先比较可信度。例如,直连路由的管理距离最小(最可信),其次是静态路由,最后是各种动态路由协议。路由器会选择管理距离最小的来源。 4、度量值:如果来自同一种路由协议(比如都是OSPF),则比较度量值。度量值是路径优劣的量化标准,不同的协议使用不同的度量值,如RIP用跳数,OSPF用成本(通常基于带宽)。路由器会选择度量值最优的路径。
5、动态路由协议:网络的“活地图”更新机制 动态路由协议让路由器能够自动学习和更新路由信息,适应网络变化。它们主要分为两类: 6、距离矢量协议:好比旅行中只问下一个路口该怎么走。每个路由器只知道自己邻居的情况,并定期将整个路由表告知邻居。这种方式的优点是简单,但缺点是了解信息不全面,收敛速度慢,且容易产生环路。 7、链路状态协议:好比拥有一张完整的公路交通图。每个路由器都会将自己连接的链路状态“广播”给网络中的所有其他路由器。这样,每台路由器都能独立计算出一张完整的网络拓扑图,并找出到所有目的地的最短路径。这种方式收敛快、不易环路,但消耗的资源相对更多。